您當前位置:中藥網(wǎng) >> 中藥大全 >> 瀏覽文章

白果

時間:2021年03月06日 作者:中藥材 信息來源:http://m.aaaprivatefunding.com/ 點擊: 字體:
白果

(《日用本草》)

【異名】靈眼(《太倉州志》),佛指甲(《浙江通志》),佛指柑(《一握坤輿》)。

【來源】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種子。
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銀杏,又名:鴨腳(《宛陵集》),公孫樹(《汝南圃史》),鴨掌樹。

落葉喬木,高可達40米。樹干直立,樹皮灰色。枝有長短兩種,葉在短枝上簇生,在長枝上互生。葉片扇形,長4~8厘米,寬5~10厘米,先端中間2淺裂,基部楔形,葉脈平行,叉形分歧;葉柄長2.5~7厘米。花單性,雌雄異株;雄花呈下垂的短柔荑花序,4~6個生于短枝上的葉腋內(nèi),有多數(shù)雄蕊,花藥2室,生于短柄的頂端;雌花每2~3個聚生于短枝上,每花有一長柄,柄端兩叉,各生1心皮,胚珠附生于上,通常只有1個胚珠發(fā)育成熟。種子核果狀,倒卵形或橢圓形,長2.5~3厘米,淡黃色,被白粉狀蠟質(zhì);外種皮肉質(zhì),有臭氣;內(nèi)種皮灰白色,骨質(zhì),兩側(cè)有棱邊;胚乳豐富,子葉2?;ㄆ?~5月。果期7~10月。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有栽培。

本植物的根或根皮(白果根)、樹皮(白果樹皮)、葉(白果葉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
【采集】10~11月采收成熟果實,堆放地上,或浸入水中,使肉質(zhì)外種皮腐爛(亦可搗去外種皮),洗凈,曬干。

【藥材】干燥的種子呈倒卵形或橢圓形,略扁,長徑1.5~2.5厘米,短徑1~1.5厘米。外殼(種皮)白色或灰白色,平滑,堅硬,邊緣有2條棱線盤繞,頂端漸尖,基部有圓點狀種柄痕。殼內(nèi)有長而扁圓形的種仁,剝落時一端有淡棕色的薄膜。種仁淡黃色或黃綠色,內(nèi)部白色,粉質(zhì)。中心有空隙??拷敹擞凶尤~2枚或更多。氣微,味甘、微苦澀。以外殼白色、種仁飽滿、里面色白者佳。

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有產(chǎn)。主產(chǎn)廣西、四川、河南、山東、湖北、遼寧等地。

【化學(xué)成分】種子含少量氰甙、赤霉素和動力精樣物質(zhì)。內(nèi)胚乳中還分離出兩種核糖核酸酶。一般組成為:蛋白質(zhì)6.4、脂肪2.4、碳水化物36%,鈣10毫克、磷218毫克、鐵1毫克%,胡蘿卜素320微克、核黃素50微克% ,以及多種氨基酸。

外種皮含有毒成分白果酸、氫化白果酸、氫化白果亞酸、白果酚和白果醇。尚含天門冬素、甲酸、丙酸、丁酸、辛酸、廿九烷醇-10等。

花粉含多種氨基酸、谷氨酰胺、天門冬素、蛋白質(zhì)、檸檬酸、蔗糖等。雄花含棉子糖可達鮮重的4%。

【炮制】白果仁:揀凈雜質(zhì),除去硬殼。熟白果:取揀凈的白果,蒸熟、炒熟或煨熟,去殼。

【性味】甘苦澀,平,有毒。

①《飲膳正要》:"味甘苦,無毒。"

②《滇南本草》:"味甘,平,性寒。"

③《綱目》:"甘苦,平,澀。""熟食小苦微甘,性溫,有小毒。"

【歸經(jīng)】入肺、腎經(jīng)。

①《綱目》:"入肺經(jīng)。"

②《本草匯言》:"入手太陰、大陽經(jīng)。"

③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肺、腎三經(jīng)。"

【功效主治】斂肺氣,定喘嗽,止帶濁,縮小便。治哮喘,痰嗽,白帶,白濁,遺精,淋病,小便頻數(shù)。

①《三元延壽書》:"生食解酒。"

②《滇南本草》:"大瘡不出頭者,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:與核桃搗爛為膏服之,治噎食反胃,白濁、冷淋;搗爛敷太陽穴,止頭風(fēng)眼疼,又敷無名腫毒。"

③《品匯精要》:"煨熟食之,止小便頻數(shù)。"

④《醫(yī)學(xué)入門》:"清肺胃濁氣,化痰定喘,止咳。"

⑤《綱目》:"熟食溫肺益氣,定喘嗽,縮小便,止白濁;生食降痰,消毒殺蟲;(搗)涂鼻面手足,去皶泡,皯黯,皴皺及疥癬疳匿、陰虱。"

第一頁上一頁12下一頁尾頁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