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別名】冰臺、遏草、香艾、蘄艾、艾蒿、艾﹑灸草﹑醫(yī)草﹑黃草﹑艾絨、艾葉、青、蒿枝。中國民間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療風濕病時,以艾草作為燃料效果更佳。
中藥材艾葉:
多皺縮、破碎,有短柄。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狀橢圓形,羽狀深裂,裂片橢圓形披針形,邊緣有不規(guī)則的粗鋸齒;上表面灰綠色或深黃綠色,有稀疏的柔毛及腺點;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。質(zhì)柔軟,氣清香,味苦。
飲片性味:溫;苦、辛;歸肝、脾、腎經(jīng);小毒
艾葉功效及作用:抗菌作用,抗真菌作用,平喘作用,利膽作用,抑制血小板聚集,止血作用,對胃腸道及子宮的作用,對心血管系統(tǒng)作用抗過敏作用。
應(yīng)用配伍:
1.治腸炎、急性尿道感染、膀胱炎:艾葉二錢,辣蓼二錢,車前一兩六錢。水煎服,每天一劑,早晚各服一次。(江蘇徐州《單方驗方新醫(yī)療法選編》
2.治氣痢腹痛,睡臥不安:艾葉(炒)、陳橘皮(湯浸去白,焙)等分。上二味搗羅為末,酒煮爛飯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。(《圣濟總錄》香艾丸
3.治婦人崩中,連日不止:熟艾如雞子大,阿膠(炒為末)半兩,干姜一錢。水五盞,先煮艾、姜至二盞半,入膠烊化,分三服,空腹服,一日盡。(《養(yǎng)生必用方》
4.治濕疹:艾葉炭、枯礬、黃柏等分。共研細末,用香油調(diào)膏,外敷。(內(nèi)蒙古《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資料選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