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用中藥抵御春季感冒
【導讀】春寒料峭,一些疾病諸如感冒開始流行。如何正確養(yǎng)生來對抗春季感冒類疾病呢?中醫(yī)表示,春季養(yǎng)生,要順應時節(jié),防感冒可巧用中藥。
《黃帝內經》有云:“春三月,此為發(fā)陳。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。夜臥早起,廣步于庭,被發(fā)緩形,以使志生;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。此春氣之應,養(yǎng)生之道也。”春季養(yǎng)生要順應時節(jié),否則容易經常感冒。
春天多大風 懸浮顆粒易誘發(fā)過敏
首先,春季氣候特征造成感冒高發(fā)。在中醫(yī)學上,一年四季是一個循環(huán),溫熱涼寒,周而復始。人們一般把春季作為一年之始,萬物生發(fā),天氣轉暖,生機勃勃,晝漸長夜?jié)u短。但是春天也是一年中天氣變化幅度最大的時期,是氣溫乍暖還寒和冷暖驟變的時期。
春季處于大氣環(huán)流調整期,冷暖空氣活動頻繁。除了氣溫變化幅度大之外,空氣干燥并多大風天氣也是另一特點。一般來說,5月份后,大風頻繁的現(xiàn)象才能好轉。一次大風天氣的到來,帶來了冷空氣,氣溫下降,同時降低了空氣濕度。春季的一天中氣溫差異最大,容易引起感冒、鼻炎、關節(jié)炎、精神病、皮膚病等病癥。
另外,春季隨著氣溫的回升,若前段時間降水偏少,地面干燥,當大風來臨時,還極易出現(xiàn)沙塵天氣。在我國北方地區(qū),每年的三、四月份是沙塵天氣的多發(fā)期。沙塵天氣發(fā)生的結果就是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急劇增多,特別是對人體有害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也急劇升高,從而導致空氣質量下降。
這些懸浮顆粒中有很多致敏物質,它們容易誘發(fā)過敏體質的人產生過敏反應,從而引起過敏性皮炎、過敏性鼻炎、哮喘等過敏性疾病。過敏性體質一定要遠離這些過敏原,外出時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范措施。
而在南方,春季常陰雨連綿,低溫與暖溫交替出現(xiàn)。陰雨季節(jié),濕氣較大,更容易引起風濕性關節(jié)炎和一些心理疾病等病癥,因此春季應特別重視順應自然,適應氣候的變化而調理身心。
春季防感冒 中醫(yī)中藥應是首選
老百姓經常說到的傷風感冒,其實是個中醫(yī)概念,是由于鼻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輕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主要表現(xiàn)為上呼吸道炎癥,西醫(yī)多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等。而中醫(yī)認為,感冒是由于風邪乘虛侵襲肌表而致,從傳統(tǒng)醫(yī)學角度講,建議首選中醫(yī)中藥。
除此以外,李勇建議大家每天注意收看天氣預報,采取及時增減衣物、注意保暖、保持空氣清新、遠離霧霾、鍛煉身體等多方面措施。
中醫(yī)把感冒主要分為風寒感冒、風熱感冒、時疫感冒等,另外還有暑濕感冒、風燥感冒、虛人感冒等等。這里主要談談風寒、風熱、時疫感冒的治療。
風寒感冒:由于風寒外邪侵襲肌表、肺衛(wèi)失宣所致,主要表現(xiàn)為怕冷、無汗、頭身疼痛、鼻塞流清涕、發(fā)熱、咳嗽等癥狀??梢愿鶕唧w情況選用以麻黃、桂枝、荊芥、防風等組成的中成藥,常見的有荊防敗毒散、感冒軟膠囊、正柴胡飲、風寒感冒寧顆粒等。
風熱感冒:由于風熱外邪侵襲肌表、肺衛(wèi)失宣所致,主要表現(xiàn)為發(fā)熱、頭痛、汗出、咽痛、咳嗽黃痰、口渴、舌紅苔黃等癥狀。治療可以選用由金銀花、黃芩、連翹、薄荷等組成的中成藥,常見的有銀翹解毒片、桑菊感冒片、感冒退熱沖劑、感冒清熱顆粒等。
時邪感冒:就是流感,有傳染性、流行性,起病急,全身癥狀嚴重,多出現(xiàn)高熱、惡寒、汗出不解、頭痛、肌肉疼痛等癥狀。中成藥可用連花清瘟顆粒、抗病毒口服液、板藍根顆粒等。由于流感病情重,建議去醫(yī)院診治。
雖然有些中藥可起到預防感冒作用,但專家強調,感冒了還是要找醫(yī)生診治,才能盡快解除感冒癥狀,恢復健康。
全一中藥網春季養(yǎng)生防感冒三要點
春季感冒是否發(fā)生,決定于正氣與邪氣兩方面因素。春天要注意以下三要點防感冒:
1、夜臥早起。睡眠要應天時。天長了,睡覺時間要少,這就是應天時。當然也不能睡得太晚,老人大概太陽落山后三四個小時后開始睡覺比較合適。
人體是有生物節(jié)律的,春屬木,木應肝膽,“膽為中正之官”,主管清理人體的代謝廢物,“凡十一臟,皆取決于膽”,可見膽經重要性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足少陽膽經循行時間,此時充分的休息是養(yǎng)少陽膽經最好辦法。肝主藏血,主疏泄。凌晨1點到3點,藏的作用也需充分理想的睡眠保證。常熬夜者容易導致肝膽疏泄失常,出現(xiàn)一系列疾病,尤其是年輕人。
2、養(yǎng)陽生發(fā)。驚蟄一過,天氣轉暖,陽氣生發(fā)。日?;顒右黾樱暂o助陽氣生長;心情要愉悅,利于陽氣舒發(fā);對朋友也要和顏悅色,不使氣機阻滯,也是陽氣生發(fā)所需要的。
3、順應自然。春天一切都順應自然,不可勉強,讓冬天蟄藏的陽氣更充分生長。就像樹木一樣,在春天抽芽,變綠,生意盎然。早晨起來,要緩緩地起床,養(yǎng)養(yǎng)精神,散散步,讓陽氣慢慢升騰,再開始一天的工作。上班族最好早起15分鐘,做做準備活動,對身體很有好處。
“春捂”的幾個小竅門
“春捂”既是順應陽氣生發(fā)的養(yǎng)生需要,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。 季節(jié)轉換之際仍要注意防寒保暖,棉被不可換得太早。
首先,“捂”的最佳時機是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的1-2天,要在冷空氣到來前24-48小時“未雨綢繆”。醫(yī)療氣象學家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許多疾病的發(fā)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(xù)的時間密切相關。比如感冒、消化不良,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“捷足先登”。
15攝氏度是春捂的“臨界溫度”。一些醫(yī)學研究表明,對多數(shù)老年、體弱多病等需要春捂者來說,室溫低于15攝氏度時,人就難以長時間耐受,需要“春捂”。
晝夜溫差大于8攝氏度是“捂”的信號,因為日夜溫差大是冷暖氣流搏擊劇烈的征象,市民應注意早晚增加衣被,千萬不可因天氣“乍暖”就過早地脫下棉衣厚衫。
“減”的時間控制在7-14天。減下來。冷空氣過境后,衣衫不能“減”得太快。即使此后氣溫回升了,也得再捂7天左右,減得過快,體弱多病者有可能因為不適應外界溫度的驟然變化而生病。
此外,“春捂”還需配合加強鍛煉,適當增強機體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。
春天多大風 懸浮顆粒易誘發(fā)過敏
首先,春季氣候特征造成感冒高發(fā)。在中醫(yī)學上,一年四季是一個循環(huán),溫熱涼寒,周而復始。人們一般把春季作為一年之始,萬物生發(fā),天氣轉暖,生機勃勃,晝漸長夜?jié)u短。但是春天也是一年中天氣變化幅度最大的時期,是氣溫乍暖還寒和冷暖驟變的時期。
春季處于大氣環(huán)流調整期,冷暖空氣活動頻繁。除了氣溫變化幅度大之外,空氣干燥并多大風天氣也是另一特點。一般來說,5月份后,大風頻繁的現(xiàn)象才能好轉。一次大風天氣的到來,帶來了冷空氣,氣溫下降,同時降低了空氣濕度。春季的一天中氣溫差異最大,容易引起感冒、鼻炎、關節(jié)炎、精神病、皮膚病等病癥。
另外,春季隨著氣溫的回升,若前段時間降水偏少,地面干燥,當大風來臨時,還極易出現(xiàn)沙塵天氣。在我國北方地區(qū),每年的三、四月份是沙塵天氣的多發(fā)期。沙塵天氣發(fā)生的結果就是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急劇增多,特別是對人體有害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也急劇升高,從而導致空氣質量下降。
這些懸浮顆粒中有很多致敏物質,它們容易誘發(fā)過敏體質的人產生過敏反應,從而引起過敏性皮炎、過敏性鼻炎、哮喘等過敏性疾病。過敏性體質一定要遠離這些過敏原,外出時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范措施。
而在南方,春季常陰雨連綿,低溫與暖溫交替出現(xiàn)。陰雨季節(jié),濕氣較大,更容易引起風濕性關節(jié)炎和一些心理疾病等病癥,因此春季應特別重視順應自然,適應氣候的變化而調理身心。
春季防感冒 中醫(yī)中藥應是首選
老百姓經常說到的傷風感冒,其實是個中醫(yī)概念,是由于鼻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輕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主要表現(xiàn)為上呼吸道炎癥,西醫(yī)多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等。而中醫(yī)認為,感冒是由于風邪乘虛侵襲肌表而致,從傳統(tǒng)醫(yī)學角度講,建議首選中醫(yī)中藥。
除此以外,李勇建議大家每天注意收看天氣預報,采取及時增減衣物、注意保暖、保持空氣清新、遠離霧霾、鍛煉身體等多方面措施。
中醫(yī)把感冒主要分為風寒感冒、風熱感冒、時疫感冒等,另外還有暑濕感冒、風燥感冒、虛人感冒等等。這里主要談談風寒、風熱、時疫感冒的治療。
風寒感冒:由于風寒外邪侵襲肌表、肺衛(wèi)失宣所致,主要表現(xiàn)為怕冷、無汗、頭身疼痛、鼻塞流清涕、發(fā)熱、咳嗽等癥狀??梢愿鶕唧w情況選用以麻黃、桂枝、荊芥、防風等組成的中成藥,常見的有荊防敗毒散、感冒軟膠囊、正柴胡飲、風寒感冒寧顆粒等。
風熱感冒:由于風熱外邪侵襲肌表、肺衛(wèi)失宣所致,主要表現(xiàn)為發(fā)熱、頭痛、汗出、咽痛、咳嗽黃痰、口渴、舌紅苔黃等癥狀。治療可以選用由金銀花、黃芩、連翹、薄荷等組成的中成藥,常見的有銀翹解毒片、桑菊感冒片、感冒退熱沖劑、感冒清熱顆粒等。
時邪感冒:就是流感,有傳染性、流行性,起病急,全身癥狀嚴重,多出現(xiàn)高熱、惡寒、汗出不解、頭痛、肌肉疼痛等癥狀。中成藥可用連花清瘟顆粒、抗病毒口服液、板藍根顆粒等。由于流感病情重,建議去醫(yī)院診治。
雖然有些中藥可起到預防感冒作用,但專家強調,感冒了還是要找醫(yī)生診治,才能盡快解除感冒癥狀,恢復健康。
全一中藥網春季養(yǎng)生防感冒三要點
春季感冒是否發(fā)生,決定于正氣與邪氣兩方面因素。春天要注意以下三要點防感冒:
1、夜臥早起。睡眠要應天時。天長了,睡覺時間要少,這就是應天時。當然也不能睡得太晚,老人大概太陽落山后三四個小時后開始睡覺比較合適。
人體是有生物節(jié)律的,春屬木,木應肝膽,“膽為中正之官”,主管清理人體的代謝廢物,“凡十一臟,皆取決于膽”,可見膽經重要性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足少陽膽經循行時間,此時充分的休息是養(yǎng)少陽膽經最好辦法。肝主藏血,主疏泄。凌晨1點到3點,藏的作用也需充分理想的睡眠保證。常熬夜者容易導致肝膽疏泄失常,出現(xiàn)一系列疾病,尤其是年輕人。
2、養(yǎng)陽生發(fā)。驚蟄一過,天氣轉暖,陽氣生發(fā)。日?;顒右黾樱暂o助陽氣生長;心情要愉悅,利于陽氣舒發(fā);對朋友也要和顏悅色,不使氣機阻滯,也是陽氣生發(fā)所需要的。
3、順應自然。春天一切都順應自然,不可勉強,讓冬天蟄藏的陽氣更充分生長。就像樹木一樣,在春天抽芽,變綠,生意盎然。早晨起來,要緩緩地起床,養(yǎng)養(yǎng)精神,散散步,讓陽氣慢慢升騰,再開始一天的工作。上班族最好早起15分鐘,做做準備活動,對身體很有好處。
“春捂”的幾個小竅門
“春捂”既是順應陽氣生發(fā)的養(yǎng)生需要,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。 季節(jié)轉換之際仍要注意防寒保暖,棉被不可換得太早。
首先,“捂”的最佳時機是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的1-2天,要在冷空氣到來前24-48小時“未雨綢繆”。醫(yī)療氣象學家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許多疾病的發(fā)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(xù)的時間密切相關。比如感冒、消化不良,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“捷足先登”。
15攝氏度是春捂的“臨界溫度”。一些醫(yī)學研究表明,對多數(shù)老年、體弱多病等需要春捂者來說,室溫低于15攝氏度時,人就難以長時間耐受,需要“春捂”。
晝夜溫差大于8攝氏度是“捂”的信號,因為日夜溫差大是冷暖氣流搏擊劇烈的征象,市民應注意早晚增加衣被,千萬不可因天氣“乍暖”就過早地脫下棉衣厚衫。
“減”的時間控制在7-14天。減下來。冷空氣過境后,衣衫不能“減”得太快。即使此后氣溫回升了,也得再捂7天左右,減得過快,體弱多病者有可能因為不適應外界溫度的驟然變化而生病。
此外,“春捂”還需配合加強鍛煉,適當增強機體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。
中藥商城